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形成云南全面开放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6/12/30】  【来源:】  【点击:

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云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经受各种考验的五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攻坚克难、开拓奋进,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启实施“十三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中,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辐射中心建设扎实推进。

五年来,我省积极开展对内对外交流合作,滇中新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等建设步伐加快,并成功举办了4届南博会,对外开放影响力不断扩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跨越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

众所周知,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和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关键枢纽,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云南省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为云南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形成了巨大发展动力。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陈豪同志代表中共云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云南省区位优势,加快对外开放。

“开放型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报告说,云南全面推进互联互通,各类开放平台和开发开放功能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对内对外开放的制度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努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报告提出:云南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抓住国家战略实施契机,加快以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和人文交流为重点的辐射中心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

此外,要着力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滇中新区、瑞丽、勐腊(磨憨)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建设,发挥中国-南亚博览会暨昆交会、国际旅交会等平台作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发展外向型产业,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深化研究和完善对外开放政策体系,用好用活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完善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机制,深入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大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力度,把云南建设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之地、辐射之地。积极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加强与周边国家政府、民间、企业交流,努力寻求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加强教育、文化、科技、卫生、农业、旅游、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多做睦邻安邻富邻的好事实事,形成云南全面开放新格局。

信息产业飞跃式发展

2015年,云南省提出实施“云上云”行动计划战略,并出台政策文件体系,涉及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商、电子政务等领域。随着顶层设计的完成,政策影响力的持续放大,云南省信息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初见成效。其中,2015年5月,中国电信云南公司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昆明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服务范围从原有的大湄公河次区域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5个国家,新增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至8个国家,业务范围也从原有的语音业务扩展至数据、互联网转接业务。目前,云南全省光纤网已覆盖所有州市县、乡镇,90%以上行政村通光缆,光缆总长度达到76万公里。2016年计划省内所有州市县、乡镇,100%行政村通光缆,实现“全光网省”,并将在2016年实现4G网络覆盖所有乡镇、行政村,实现100%行政村通宽带互联网。

与此同时,一批知名企业也聚集云南。2015年以来,云南省与阿里巴巴、华为、中兴、中国电信集团等19户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批合作项目陆续落地。云南提出,到2020年全省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360亿元,信息经济总体规模突破5000亿元;信息化整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信息辐射中心和信息产业发展新高地。

声音

保山代表团赵德光

建立“园中园”助力沿边开放

保山代表团赵德光代表对习总书记指出的“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尤为认同,并认为指出了保山的发展方向。保山最大的区位优势是靠近南亚,从腾冲出境,经过缅甸北部,可以到达印度洋,从印度洋又到印度洋沿岸地区,从公路上也可以到达南亚。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在中国的最后一站就是腾冲,二战时期的中缅公路、史迪威公路,也是经过保山抵达昆明。对此,赵德光表示:“只有我们的产品从这通道到达印度洋以后,走向欧洲走向非洲,才是保山最大的优势。”赵德光代表坦言,对外开放通俗来讲,就是我们自己的产品要能走出去,别人的产品要能进的来,而产品要走出去,则需要一个平台来加工制造这些产品。“为了打造这个平台,保山建起了 园中园 ,地点就在政府所在地的工业园区,让所属的县区都在工业园区里开设各自的园区。”赵德光说。

据赵德光介绍,保山工贸园区与各县(市区)共建的“园中园”全方位配套,有基础设施水、电、气的硬配套,还有政府服务、公共服务、学校、医院、治安等软配套,“园中园”整合各县市区资源,形成保山市的整体优势。赵德光表示,产品从园区加工以后出口到国外,要解决物流成本问题。对外开放形势好不好,最主要看通道建设得好不好。通道建设标准越高,流通速度越快,物流成本越低,保山的优势就出来了。

曲靖代表团孟靖华

练好“内功”发挥区位优势

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之称的曲靖,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谈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曲靖代表团孟靖华代表表示,于云南而言,要发挥区位优势,就要好好的研究省情,结合实际把内功练好。“云南还是有像数控机床等好的技术,我们曲靖毛纺厂的毛毯在上海也非常热卖。但如今,有一些品牌已经不在了”。对此,他再次强调,云南要练好内功把我们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然后蛙跳式的发展,就像阮成发同志说的,要结合云南的发展,把一些跨越式发展好好研究,要两头做强,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我们的企业做强,把我们的优质产品带出去,充分发挥我们的区位优势。”

此外,孟靖华表示,云南的基础工业需要进一步做好,结合中央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做好优质企业。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