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网报道,前海在本外币跨境融资、QFLP及QDLP试点等领域已逐步赶上,甚至超过上海自贸区。这是记者23日从前海官方招商合伙人前海立方主办的“解密境内投资风向标——2017前海金融创新论坛”上获悉的。随着国内外各渠道逐渐打通,近几年私募“出海”热潮有增无减。“过去两年的私募海外基金发行量占过去十年发行数量的一半。”大成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合伙人李靖文律师分析,这除了投资者因为国内监管趋严,考虑开拓国际市场外,也包括对人民币币值有预期,以及海外投资体制成熟、品种丰富等,客户海外配置需求是最为直接的原因。
“离岸基金充当了重要角色。”李靖文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可以利用离岸公司信息保密、结构安全、身份自由等独有特点,合理规划海外投融资项目,规避政治壁垒和政策壁垒。同时,控制和节约税务成本也是离岸架构的重要功能。
而前海是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区域,前海立方项目总监、前海资深政策分析师李玉红指出,前海在本外币跨境融资、QFLP及QDLP试点等领域增长迅速,已逐步赶上,甚至超过上海自贸区。以境内股权投资为例,前海外商投资企业股权投资试点(QFLP)管理企业已达106家,基金20家,累计注册资本超过267亿元。
李玉红还表示,目前前海有银行、证券类持牌机构90家,商业保理近3000家、融资租赁2100家、要素交易平台19家。其中,在融资租赁上,前海将探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拓宽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搭建融资租赁信息综合服务云平台,满足前海融资租赁企业、行业监管机构、外部资源整合等各方需求。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新注册企业53088家,片区已有4.93万家企业开业运作,累计注册企业124560家,注册资本68547亿元,均高居中国自贸区第一位。其中,金融业是前海的核心产业,前海金融类企业达5.09万家,占前海入区企业总数的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