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临沧“一带一路”落“棋子”

【发布时间:2016/10/21】  【来源:】  【点击:

 

横跨中缅边界的滚弄大桥

中缅人员交流联谊

在镇康打工的缅甸人

今年1至7月,临沧共实施国内合作项目1187个,协议资金2352.69亿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548.15亿元,同比增长16.72%。其中,引进省外到位资金362.8亿元,同比增长5.7%。

如今,临沧国家级边合区入驻企业共201户,其中,缅甸客商23户,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累计完成708.6亿元。

临沧对外贸易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今年1至4月,临沧市3个口岸进出口货运量77.7万吨,同比增长40.8%;进出口总额15.6亿元,同比增长41.8%;出入境人流量90万人次,同比增长71.3%。

这一组组喜人数据,无不显示着临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光荣与梦想。

临沧的优势在边,出路也在边。9月的临沧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围绕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一目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沿边开放的高地、资本流入的洼地,全力做好沿边开发开放大文章,建设走向世界的大美临沧。

融入 成为“五出境”通道之一

临沧第二个民用机场——沧源机场于近日校飞成功,该机场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临沧至孟定清水河口岸高速公路将于7月开工建设,铁路将于2017年开工建设……

在全国全省未来发展的大战略中,临沧沿边地域优势更加凸显,对外开放末梢变前沿态势更加明显。

临沧市第四次党代会对沿边开发开放战略的再次定位,为临沧扩大沿边开放,拓展发展空间,补齐发展短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临沧是我省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全市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290.791公里,有1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个国家二类开放口岸,19条边贸通道、5条通缅公路和13个边民互市点,是5个重要出境通道之一,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印度洋的“黄金口岸”。

临沧正奋力做好由边缘向前沿转变,由末梢向中心转变,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沿边开放的大文章,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临沧是中国陆上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东西国际大通道上的关键节点。从广西防城港经南宁、百色、玉溪、临沧清水河口岸出境到缅甸皎漂港路程全长2277公里,是中国陆上连接两个大洋最近的通道。

从临沧国家级边合区清水河口岸出境,是中国进入印度洋最近的陆上通道。待大理至临沧的铁路建成后,一条从皎漂经临沧孟定清水河口岸到成都、重庆,连接渝新欧国际大通道的铁路大动脉就将全线贯通。

自国务院正式批准临沧市设立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后,3年来,临沧边合区管委会和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在规划编制、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边合区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和重要进展,有力推进了全市沿边开发开放步伐。

当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实施,临沧被列为云南省“五出境”通道之一,大理至临沧铁路、墨江至临沧高速公路已在2015年开工建设,中国临沧孟定清水河至缅甸皎漂贸易通道关键性工程滚弄大桥援建项目即将开工。

布局 抓机遇找准位置

去年,临沧市友好代表团成功访问缅甸,分别与缅甸中央和地方军政主官进行会谈,就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关便利化、经贸和人文交往与缅甸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深入交流,着力解决好人财物“三通”问题。

近年来,临沧非常重视与缅甸的交流合作,与缅甸华商商会、缅甸腊戌云南同乡会及其他华人组织、社团建立了有效的联系。目前,临沧市有29户企业“走出去”在缅北地区投资经商。2012年,中国临沧市政府与缅甸掸邦政府签订了《关于农业合作的备忘录》,双方共同在缅北地区建设300万亩“缅北农业综合合作开发区”,目前已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20万亩。

过去5年,临沧启动“五网”建设5年大会战,临沧机场高速公路、玉溪至临沧高速公路、大理至临沧铁路顺利开工,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实现“零”的突破;强力推动对缅合作,沿边开放实现突破。

未来5年,临沧将以打好“五网”设施建设5年大会战为抓手,加快构建互联互通、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十三五”时期,临沧将围绕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一目标,以通为本,千方百计破解对缅开放“人财物”流通不畅问题,真正把临沧建成中国、云南对缅开放的主通道;认真贯彻国家、省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放政策措施,加快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争取设立跨境经济合作区、跨境旅游合作区、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进出口加工区,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进出口商品集散和生产加工基地。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挥地缘优势,继续深化与缅北地区农业合作。

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动边境小额贸易向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发展。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对外投资有较大突破。以对缅开放带动全方位开放,深化友城合作,加强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合作,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5%以上。

落子 沿边开放谋“先手”

过去5年,国家级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获得批准并加快建设,通过抓规划、抓基础、抓产业、抓招商、抓融资、抓合作,发展驱动力不断增强,引擎作用得到逐步发挥,累计实施项目43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1.9亿元。口岸通关便利化取得进展,清登二级公路建成通车。一批国企、外企和有实力民企入驻临沧发展。全市累计利用外资比“十一五”增2倍,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连年保持高速增长。与斯里兰卡加姆波勒市、俄罗斯杜布纳市等友好城市交流不断深化。

去年,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孟定国家级口岸被国务院纳入沿边重点开放地区支持名录。推动援建滚弄大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清水河口岸迁址新建项目开工。大额人民币现钞出入境携带证管理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清水河口岸持护照通行、国家重点坚果实验室、芒卡进口矿产品国检监管区和清水河粮食进口指定口岸获批。

自2011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的临沧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完成贸易总额38.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48.5%。

不到两年的时间,临沧国家级边合区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完成了从省级边合区到国家级边合区的快速晋升,以此为标志,临沧对外开放格局上升到中国国家战略和云南全省战略。

边境旅游迈出实质性步伐,国家旅游局批准开通了中国清水河—缅甸果敢、中国清水河—缅甸腊戌、中国南伞—缅甸果敢三条旅游线路。

目前,临沧正与缅方合作在清水河口岸片区、南伞125通道片区区域内,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能产业合作、文化交融、沿边开发开放等工作作为推进“一带一路”、辐射中心建设的载体,规划建设以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自贸区、综合保税、物流仓储为主要内容的中缅合作示范区,同时积极申报设立孟定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为今后实施国际产能合作搭建平台。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