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是著名的孔雀之乡。近年来,德宏深入实施“生态立州、科教兴州、产业富州、开放强州、和谐稳州”五大战略,呈现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直以来,德宏州政协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悉,州政协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提案立案136件,涉及民生类提案达48%。
近日,记者在德宏州盈江县政协的挂钩扶贫点采访时,盈江县苏典乡下勐劈村村民栋财华正在家里帮忙。他指着自家新建客房说:“现在生活比原来好。建起新房以后,家里专门留了一间作为客房,有游客来就可以住,这也为家庭增加了一些收入。”
盈江:傈僳族小村寨成旅游新亮点
下勐劈是一个傈僳族村寨,民风古朴环境优美。走在下勐劈寨子里,富有民族特色的房屋错落有致,村内道路干净整洁,溪水潺潺从路边流过,完全看不出这曾是一个受地震影响的小山村。
据悉,2014年云南盈江发生“5·24”、“5·30”地震,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震后,盈江县政协积极参与恢复重建等工作,多次协调筹集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帮助群众发展产业以及挂钩联系村组开展工作。
根据下勐劈依山傍水的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优势,盈江政协多次组织现场办公,与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共同研究方案,计划把下勐劈打造成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示范点。
一年多来,当地重点组织实施了特色民居建设,进村道路、寨内道路硬化,阔时文化广场、农耕文化园、国际傈僳族服饰展示馆、蓄水坝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让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下勐劈旅游、避暑,这个小村寨也开始小有名气。
“原来家里收入主要靠种地,种些玉米、荞麦之类。但由于山地较多,产量也不高。”栋财华说。
如今,下勐劈村寨里随处可见和栋财华家一样的小客房。房屋以木质结构为主,房间内有沙发、电视等,还有富有民族特色的布帘。
栋财华说,他家客栈去年4月才建成,建成后不久就有游客前来观光。“夏天和阔时节期间游客比较多。我们家就一个客房,房价150元一晚。现在一个星期平均有3、4天有人订房,可以洗澡休息。”
现在,栋财华和妹妹都在读高中,家里经济条件也慢慢好起来。对他而言,生活越过越有奔头。
栋财华家的客房外景,专门提供给到当地旅游的游客住宿。 詹晶晶摄
芒市:2020年解决搬迁群众发展难等问题
“芒市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129个村民小组102个搬迁点9213户的易地扶贫搬迁目标,完成民房建设和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再用两年时间巩固提升,基本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政协党组书记鲁志坚近日说。
芒市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总人口40万,以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4%。
据介绍,芒市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482户5238人,2016年年度搬迁规模为3910户14770人。其中1482户建档立卡户搬迁任务需在今年完成,搬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芒市市委、政府加强领导,按照处级干部挂乡和包建档立卡贫困村落实责任,形成了全市干部和群众高度重视,“赶、比、拼”的工作态势。与此同时,芒市政协也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能,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任务,动员和组织委员围绕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献计出力,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
“脱贫攻坚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同时也是各级各部门、全体干部群众共同的责任。”鲁志坚说。
鲁志坚介绍,芒市政协按照“农户不脱贫、干部不脱钩”的思路,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政协班子每月安排一次会议听取工作队及帮扶干部汇报扶贫攻坚工作情况,3名工作队员认真遵守和执行驻村工作制度,做好每天驻村工作日志,按时参加州市乡组织的学习培训,定期不定期走访帮扶贫困户,深入村、户了解实际情况。
据介绍,芒市计划到2020年全面解决搬迁安置点群众“出行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发展难”等问题。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据了解,在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多重政策支持下,德宏近年来已成为云南省沿边特殊经济功能区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依托特殊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地理位置等优势,德宏也在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地方之一。
长期以来,德宏州政协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工作大局,以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为主线,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积极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
与此同时,德宏州政协还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为各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据介绍,2016年,德宏政协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和补齐民生发展“短板”的要求,加大对各项惠农政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特色产业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工作的监督和支持力度,深入推进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户施策,竭尽所能为联系挂钩点和群众办实事,确保政协联系挂钩群众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现在全市上下,无论是党政领导还是政协委员,大家都全力投入到脱贫攻坚中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我们都是在基层一线的‘战斗员’。”鲁志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