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一带一路”暨拉美有关国家或地区知识产权环境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迈进更高水平和更广阔的空间,中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正在逐步形成区域协同、互利互惠发展的新格局,并在更加开放的市场中展开高效合作与充分竞争。
据统计,2015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申请专利3287件,沿线41个国家在华申请专利3127件 。今年上半年,沿线34个国家来华申请专利1664件,同比增长20.8%。
中国同沿线各国之间的专利活动日益活跃,一方面,反映出沿线国家对中国市场,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体现出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步伐也在加快。
然而,有调研显示,3/4的国内企业感到获取海外知识产权信息量有限,并且这已成为企业在国外取得知识产权的障碍之一,同时,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针对企业遇到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提供积极的帮助。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在发布会上讲话时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更好地履行服务型政府职能,提供更为优质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更好地助力企业海外发展。
他强调,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海外知识产权规则和环境,既要尊重他人权利,又要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 “‘一带一路’及拉美相关国家或地区知识产权环境概览”、“‘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名录”。
其中,概览共10册,涉及印度、俄罗斯、东盟、中亚、中东、中东欧、拉美等国家或地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拉美地区11个国家;机构名录收录了“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的知识产权主管机关与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基本信息与联络方式等。
此次发布会邀请到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律师围绕中东地区、中东欧地区、拉美地区、中亚地区、蒙古、土耳其知识产权环境状况等主题开展讲座,有效增进了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和企业对研究成果的理解和运用。来自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3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继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国外知识产权环境报告发布会后举办的第四次发布会。此次发布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承办,北京三友、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