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若干意见》,5月16日,商务部和发改委宣布将在全国12个城市和区域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
日前,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报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试点试验方案,围绕场配置资源新机制、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等核心目标,要求12个试点地区重点完成多个试点任务。
“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推行“一站式”全程在线审批,推动实现对外经贸合作事项的备案报告制,建成信息化、智能化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沈丹阳说,这是最重要的试点任务。
12个地区将探索形成各类开发区(园区)协同开放新机制,将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涉及法律调整的相关政策复制推广,强化产业集聚、服务升级、管理集约、跨区联动等制度创新,形成与高标准国际规则对接的管理服务新机制。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探索建设绿色低碳的制造基地。
同时探索推进国际合作新方式,按照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要求完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推进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落地。支持企业参与境外重大产能合作项目,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高效产能、商产融紧密协作、跨国并购等走出去服务平台。
此外,还将探索质量效益导向的外贸促进新体系,支持设立孵化基金和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促进外贸企业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探索便利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境内外专业人才特色专业服务便利流动,建立与服务贸易相适应的口岸管理和通关协作模式。
同时,在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举措方面也将有所探索,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提升试点地区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经营水平,放宽试点地区企业在境外发行外币债券的结汇限制,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跨境投融资,发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投资基金。
“最后,探索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要求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城市及地区共建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在境外形成产业集聚,建立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科技、旅游等合作机制。”沈丹阳表示,由于12个城市既有沿海、沿边城市,又有长江经济带的中部城市,在探索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方面要求也会有所不一。
这12个试点地区分别是济南市、南昌市、唐山市、漳州市、东莞市、防城港市,以及浦东新区、两江新区、西咸新区、大连金浦新区、武汉城市圈、苏州工业园区等12个城市、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