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日前制发《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试验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今年,青岛市力争全年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超过百亿美元。
据了解,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包括青岛在内的12个城市设立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方案透露,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促进互联网贸易和实体产业深度融合为突破口,突出优势与特色,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战略,将青岛综合试验区打造成为对接国家两大开放战略、带动全省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互联网+大外贸”创新示范高地,探索边创新、边借鉴、边推广的动态发展路径,形成引领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运行规则,全力打造国内重要的区域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
“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在全面复制借鉴了杭州55项先行先试措施的基础上,结合青岛自身特点,提出了17项创新举措,重点工作包括建立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创新发展的‘四合一’发展模式,建设线上‘单一窗口’,建设线下重点项目支持平台,统筹规划建设线下综合园区,建设一批跨贸产业孵化示范企业,建设一批线下展览展示和交易中心等六大方面。”市商务局局长马卫刚说。
首要任务是要建立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创新发展的“四合一”发展模式。为此,我市将重点扶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工厂对销售商(M2B)模式,并与销售商对消费者(B2C)、工厂对消费者(M2C)模式并行发展。建立适合销售商对消费者(B2C)和工厂对消费者(M2C)模式的归类、申报、统计等制度,探索建立青岛综试区备案企业检验检疫“进口管住,出口放开”的管理机制,创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交易外汇收支模式,创新跨境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制度,建立跨境电商交易“互联网+物联网”模式的风险防控制度和监管体系,探索引领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国际规则。
青岛市还将规划布局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线下展览展示和交易中心,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线下公共展示和交易服务。首批启动青岛市北区邮轮母港跨境电商项目、青岛市南区中韩日用品跨境电商平台、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跨境电商交易展示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