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便利化为稳外贸注入新动力

【发布时间:2016/4/15】  【来源:】  【点击: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国际贸易中存在诸多不便利,形成了以高门槛、高成本等为特征的“高抬腿”现象,阻碍了国际贸易发展。日前,国务院贸易便利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获批建立,意味着推动贸易便利化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统一行动,国家16个部门将在通关、检验检疫、外汇、出口退税等诸多方面发力,形成推动贸易便利化的政策合力,这将利于我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推动对外贸易便利化对于改善营商环境、为外贸企业减负助力、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都有重要作用。近期,国务院贸易便利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获批建立,将为协调贸易便利化各项政策、促进外贸发展提供新的助推力。

研究人士认为,建立国家层面的贸易便利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既是落实世界贸易组织(WTO)《贸易便利化协定》的要求,更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国家16个部门在通关、检验检疫、外汇、出口退税等诸多方面发力,有利于形成推动贸易便利化的政策合力,为稳外贸和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推动贸易便利化势在必行

近期,国务院发布对商务部的批复,同意建立国务院贸易便利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该联席会议将在国务院领导下研究部署、统筹指导贸易便利化工作,并由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为召集人,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国务院副秘书长江泽林等任副召集人,成员来自16个部门。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推动贸易便利化已经成为统一行动,并且工作将实现常态化,足见国家层面推动贸易便利化的决心。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白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关税已经大幅降低,但国际贸易中仍存在诸多不便利,形成了以高门槛、高成本等为特征的“高抬腿”现象,对国际贸易起了提本降效的阻碍作用。贸易便利化有利于激发贸易的内在竞争力,中国要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绕不开贸易便利化。

白明认为,中国如此重视推动贸易便利化至少有四大考虑:一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成为贸易畅通的基本前提;二是能够更好地实施WTO《贸易便利化协定》;三是中国的自贸区战略正在加快推进,对贸易便利化的要求将更高。通过多年来实施贸易便利化的各项工作以及自贸试验区取得较大改革成果,中国已具备加快推动贸易便利化的条件;四是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要求低成本、高效率,贸易便利化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表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利于我国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动我国外贸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贸易便利化前景可期

《贸易便利化协定》是WTO成立19年后正式达成的首份全球性贸易促进协议,也是中国入世后参与并达成的首个多边货物贸易协定。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贸易便利化协定》是驱动WTO前行的新轮子,落实之后将对全球贸易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表示,如果全面执行《贸易便利化协定》,可以为其成员节省平均14%的贸易成本,并有可能每年增加1万亿美元的全球商品出口额。仅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的出口总额就会增长7300亿美元。

白明表示,从全球来说,虽然贸易体量大的国家会从贸易便利化中受益更多,但贸易便利化也是把“双刃剑”,既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一方面贸易便利化的确可以给企业创造更好的贸易环境,另一方面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也更便利,这意味着会给国内产业带来压力。当然在贸易便利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如果能变压力为动力,也会倒逼中国产业升级。

国务院在批复中指出,国务院贸易便利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围绕《贸易便利化协定》开展工作,主要是加强对我国贸易便利化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确定提高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政策举措,协调各部门的贸易便利化政策,并且加强贸易便利化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