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0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外界对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的唯一一个提问依然是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中国外贸形势。高虎城回应表示,有信心实现今年进出口形势的整体回稳向好。
高虎城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6年进出口没有设定出量化的指标,而是一个定性的指标,就是外贸要回稳向好。其实,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设定进出口指标的国家寥若星辰。外界之所以高度关注中国的进出口指标,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绝大部分年份都有这个指标。但其实也有一部分年份没有设定进出口增长指标,原因是今年研究明年情况的时候,国际形势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往往在一些年度设定的就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指标。
高虎城进一步解释,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并不是国内贸易,而是全球贸易当中的一部分。看1、2月份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下降,要看全球1、2月份贸易额的表现。数据显示,1、2月份全球贸易额普遍下降,而且下降两位数。除此之外中国还有一个特点,1、2月份是中国传统的春节期间,历来1、2月份高一点、增一点都对全局不构成指标性的引导或者是趋势性的引导。他还表示,最近商务部组织了大量调研,到各地和一些企业广泛征求意见,“个人预计3月份会出现比较大的回弹、回升”。
对于外贸形势何时有望回稳向好,高虎城的回答是,有信心实现今年整体上进出口的回稳向好。因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调整并不是始于去年,也不是始于前年,实际上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贸易结构调整已经在悄然进行,东部现在增长的产业几乎都是这几年已经经过调整的产业。
“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眼光看待中国贸易两位数的增速,也不能用传统的观念去解释中国进出口当中的深层次和内容发生的变化。”高虎城说。
高虎城表示,当前,可以看到很多新兴的业态、新兴的产品、新兴的经营方式,创新应当说贯穿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过程当中。
高虎城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的贸易增速低于全球经济增速,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现象,至少30年来是第一次看到。其实背后的原因还是全球增长没有完全恢复,真正推动全球增长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核动力并没有完全形成。“这是我们目前在国际贸易当中普遍看到的,无论是大宗商品也好还是工业品和消费品也好,各国都遇到过剩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根据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对于中国今年实现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的回稳向好的目标,我们还是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