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将打造长江经济带现代产业走廊】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9日联合发布《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方案提出,加快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长江经济带现代产业走廊。方案提出,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在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0年,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和经济格局全面建成,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区域协同合作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成为引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支撑全国统筹发展的重要引擎。
2. 【中国拟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14日说,国家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畅通商品进口渠道,扩大日用消费品进口。
3. 【《质检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关于废止《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出口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公告》(2016年第23号)】经研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出口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质检食联〔2008〕17号)废止,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生效。
4. 【公告2016年第15号(关于关税及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延期缴纳事项停止实施审批的公告)】
5.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66号),关税及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延期缴纳事项停止实施海关审批。纳税义务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国家税收政策调整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依法提供税款担保后,可以直接向海关办理延期缴纳税款手续。
6. 【"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目标高度兼容】泰国开泰研究中心中文部主任黄斌近日表示,中国政府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建设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大共同体、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的目标高度兼容。
7. 【长江经济带将成转型升级重要引擎】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印发《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在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8. 【尽快在云南设立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喻顶成委员在《关于尽快在云南设立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提案》中,呼吁建设以云南为先导的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从国家层面予以强力推动和协调保障。喻顶成认为,云南作为沿边地区,有5个方面的优势: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沿边口岸、交通优势明显;沿边特色优势产业突出;开放合作平台载体蓬勃发展;次区域合作机制日益完善。云南周边毗邻国家资源丰富,这使得沿边合作开发前景广阔,后发优势明显。在云南设立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将区域内各类生产要素集聚,以倒逼机制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产业分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区域内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创新发展,进而实现区域经济与国际市场的充分对接融合,有力促进经济发展。在云南设立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促进边境贸易自由化、带动国内产能跨境合作和有序转移、增强云南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辐射能力有重要意义。他建议由国家相关机构牵头,开展中国陆路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战略研究,明确其定位和发展目标;将与南亚东南亚区域国家有关外交和经贸交流机制、平台、展会以及活动,尽量安排在云南实施;尽快开展云南申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方案的审查评定工作,争取在第三批次自贸试验区中设立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加强对沿边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涉及法律法规的梳理,为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提供良好外部法制环境。
9. 【全国人大代表杨艳:加快推进中缅边境旅游 探索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中缅边境旅游工作是德宏州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德宏州重要的传统旅游产品,但近年来发展情况令人堪忧,困难重重。”全国人大代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统战部台办主任杨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一步推进中缅边境旅游发展,有利于促进中缅双方人员往来便利化,促进运输便利化,发展跨境旅游合作区,探索建设边境旅游试验区。杨艳建议,建立与缅甸北部相关省、邦旅游合作机制,加快中缅边境跨境旅游的发展研究,同时,下发边境旅游审批权限到县级公安机关;授权章风、拉咱两个国家二类口岸开通边境旅游通道,方便中国赴缅游客的签证办理。
10. 【刘慧晏在西双版纳调研时要求加快中老磨憨—磨丁经合区建设 高起点谋划高水平规划高效率推进】12日,副省长刘慧晏带领省发改、商务、财政、交通、海关和检验检疫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进行调研。刘慧晏深入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和关累码头等地,详细了解合作区和口岸建设情况,现场研究解决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刘慧晏强调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是我国与毗邻国家建立的第二个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我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也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关键性突破口和支撑性项目。省级有关部门和西双版纳州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高起点超前谋划、高水平做好规划、高效率推进合作区建设。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合作机制和监管模式,为我省开放型园区建设探索成功路径;要按照“统筹规划、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提升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核心区、拓展区、配套区和境外合作园区等4个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尽快出台配套支持政策,为合作区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实地调研关累码头后,刘慧晏要求省级有关部门和西双版纳州要加强协调配合,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力争关累码头进口肉类指定口岸早日建成并发挥作用。
11. 【红河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口岸代码】 记者11日从红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3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对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代码升级,红河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口岸代码(53250001),标志着红河综合保税区已具备独立承担口岸检验检疫报检业务功能。
12. 【普洱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0.5%】“十二五”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沿边开发开放战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勐康一类口岸、孟连(勐阿)边合区等平台建设,努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鼓励外贸企业扩大农产品等资源性产品进口,巩固发展日用百货、机电、电子、服装等传统商品出口优势,积极培育松香、咖啡、生鱼片等普洱特色优势出口产品。扩大非法检出口商品,积极推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扩大外贸合作范围,提升外贸合作层次。201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2亿美元,比2010年末翻两番多,年均增长40.5%;全市经济外向度从2010年的4.3%提高到10.3%。
13. 【孟连喜迎“十三五”续写交通新篇章】)“十二五”期间,孟连县交通建设事业处在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上,“十三五”开局之年,孟连的交通发展将继往开来,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十二五”期间,孟连县交通建设以澜阿路建设和行政村通村道路硬化改造为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据孟连县政协副主席、澜阿路孟连分指常驻副指挥长赵承荣介绍,今年澜阿路澜沧至孟连段有望建成,“十三五”开局之年,还启动澜沧至勐阿公路的二期工程,二期工程总长44.7公里,总投资近10亿,计划三年时间完成此项工程。
14. 【云南畹町口岸建250亩进出口查验货场 提升中缅贸易水平】中国国家一级口岸云南畹町口岸将投资9690万元,建250亩进出口查验货场,以提升中缅贸易水平。14日,在畹町口岸举行了开工仪式。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满足进出口过货量500万吨,对畹町大力发展口岸产业经济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德宏州与缅甸山水相连,拥有503.8公里国境线。2014年,德宏州完成对缅贸易额53.2亿美元,占中国对缅贸易的21%,占云南省对缅贸易的75%,同时拥有中缅两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是中缅贸易的重要地区。
15. 【西安至中亚首条航线开通 打通向西开放空中通道】10日下午16时15分,由哈萨克斯坦SCAT航空公司执行首航的B737型客机降落在咸阳机场,标志着首条西安直达中亚的航线开通。西安至阿拉木图航线的开通,打通了陕西向西开放的空中通道,将进一步促进陕西与中亚地区交流合作。
16. 【质检总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3月11日,质检总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京签署《关于共同探索建设中国-东盟边境贸易国检试验区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陈武出席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并举行会谈。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晓钦代表合作双方签署了《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