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将迎税改新政

【发布时间:2016/3/1】  【来源:】  【点击:

记者近日获悉,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即将落地,将于4月8日实施,主要内容包括: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不再按行邮税计税,这很可能意味着,税额50元以内免征的优惠将随之取消;个人单笔交易限额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额2万元,限额内交易免征关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减免30%征收;超出限额的部分,按一般贸易方式征税。而增值税/消费税部分,不管有没有超过限值,均按照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

1跨境电商税率或上调

据了解,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即B2C)主要分为直购进口、直邮进口和保税进口。所谓直购进口和直邮进口,就是直接从国外买进或者从国外直邮。而保税进口是指跨境电商进口企业采取在保税区建仓库的做法,通过一般贸易的方式先将商品进口到国内保税仓,通过电商平台来确定购买者,国内消费者下单之后,商家直接从保税仓发出小包裹货品。

目前,保税进口只有在上海等9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可以实行。并且,这9个城市享受了跨境电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即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的海外商品只需缴纳行邮税,免去了一般进口贸易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

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进口在税收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一般贸易进口要交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关税,其中进口环节增值税是17%,而关税根据《关税税则》,不同商品适用不同税率。

至于行邮税,根据进口物品种类,目前海关分别征收10%、20%、30%和50%税费。很多合规的跨境电商平台,如天猫国际等,大多将进口货品先囤在进口口岸的保税区中,等消费者下单后,直接从保税区发给消费者,这些商品只需多附加10%的行邮税即可。

另外,就9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而言,上海跨境通(002640,股吧),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其零售进口主要借助邮快件和集货的模式,以行邮税出自贸试验区。

业内人士表示,做跨境电商进口业务的一大动力来自行邮税政策,这个综合税负跟原先一般贸易进口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相比,通常有30%的优惠幅度。由此,近几年中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增长迅猛。试点城市在跨境电商,尤其是进口保税方面明显受益。商务部数据显示,预计2015年全年电商交易额接近1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接近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9%。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超过20万家,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2015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总额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42.8%,其中,进口占15.2%,出口占84.8%。从跨境电商的商品类别来看,位列前几位的主要是:手机、手机配件、服装、鞋类、电子产品等。

有跨境电商人士表示,新政力度在预期之中,采用统一的政策,也利于各地跨境电商公平发展。而且,鉴于分档方式不同,对不同商品而言,采用新版征税方法后,也未必不划算。譬如,化妆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打七折就是11.9%,再加上消费税率,打七折后是21%,也比之前化妆品50%的行邮税税率要低。当然,更多品类的商品,可能税负还是增加了。对于消费者来说,告别全面免税时代,总归不开心。

有消息说,新版跨境电商税收政策的调整,主要针对的是保税进口模式,也就是商家从海外采购商品后,存放在保税区,然后再按国内订单从保税区直接发货。对海外直邮模式,仍将按照原有的行邮税模式操作。“短期内,新政将有利于直邮,因为还是可以走行邮税模式。”业内人士分析说。

鉴于保税进口在物流方面的巨大便利性,目前中国的跨境电商进口主力均为保税进口,直邮模式的成交量占比较小。不过,对资深买家来说,这应该是个好消息。

2新政将加速行业成熟

然而,随着跨境电商贸易额的高速增长,跨境电商经过几年的试点发现,行邮税50元以下的免税额度导致这种清关模式下,跨境电商的缴税率过低,甚至出现钻免税额度漏洞的现象。

业内人士指出,试点的最主要两项内容就是通关便利和保税进口。目前来看,试点中一些负面问题开始显现:一是竞争不公平,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政策高地与洼地之间差异太大,造成地区之间竞争不公平的问题日益凸显。而且,目前的行邮税不仅会造成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之间的税负不公平,也会因为进口商品和国内商品税负不同,对国内企业产生影响,造成不公平贸易。二是行邮税的征收模式导致国家流失大量税收。

根据本次新政,其调整的最大变化就是取消了按照行邮税征收的50元以下免税额度,这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主流的、通过保税区清关的模式,在税收上不再具备优势。因为这种低客单价爆款规模化运作的模式,会在短期面临价格上涨压力。不过,长期而言,跨境电商冲击一般贸易进口的趋势将不可逆转,新政也会加速行业的成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充分竞争。未来保税仓和保税物流不再是少数大型电商平台独占的优势,更多的口岸、具备监管条件的监管区都可以开展保税进口业务。

“相对而言,新政对直邮体系的影响比较小,直邮模式这次会是受益部分,诸多库存深度浅、动销率不确定的产品将更适用直邮体系,但直邮的碎片化组织模式难度巨大,不管税制如何调整,直邮物流和供应链组织上的全链条整合能力短期很难打造。以后对各大电商平台而言,如何在供应链的组织上平衡各种备货模式将是一大考验,这可能将促进行业新的模式和格局的诞生。”跨境电商洋码头CEO曾碧波认为,从行业竞争的层面,完全依赖于保税备货模式的电商会面临一定的挑战和考验期,商品补贴、促销模式及选品机制可能需要进行3—6个月的升级和迭代,进行供应链体系的重新梳理。无法及时作出调整的,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成长压力,过于依赖资本的也可能会被淘汰。整体来说,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海外产品在价格差、品质和多样性上的优势还将长期存在。跨境电商在商品上的优势(价格和品质)都是国内消费者继续追逐的,因此整个市场不会受到影响,且将长期健康发展。

近日,唯品会CEO沈亚在“唯品会2015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电话会议”中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政府准备在税收方面作调整,促使电商的跨境业务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取消50元的免税限制,可以使客单价提高,提高毛利率。而税收增长幅度在11.9%,价格仍比国内商品便宜。

沈亚进一步表示,“当前中国个人资产在5万到25万美元的人数已经超过1亿,他们的中高端消费需求是很大的,而跨境电商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中国互联网渗透率也在不断增加,已经超过48%,网民人数超过7亿,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提高,并持续拉动跨境电商的发展。对于唯品会来说,跨境电商业务"唯品国际"已经实现盈利,去年第四季度业务占商品交易总额的5%。所以我们认为,随着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跨境电商将会实现爆发式增长。在可见的未来,跨境电商业务也将成为唯品会下一个增长引擎。”

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预测,随着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2016年跨境电商仍将持续高速发展,总规模可望达到1万亿美元,其中,进口商品网络零售将成为热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