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带一路”各国看法国际高层对话会在北京举行。作为研究成果之一,《“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研究》一书同时发布。
当天上午,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亚洲和平和解理事会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一带一路:各国的看法——国际高层对话会”。期间,还举行了《“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研究》新书发布会。人大重阳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介绍了该书编著情况。
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贸易畅通是实现“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关键。推动贸易畅通的关键在于找对支点城市,并发挥支点城市的重要作用。“研究‘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是国家战略需要。希望能够培育和推动一些支点城市撬动贸易,协调国内各个地方的对接,实现城市的合理布局,实现国际贸易平衡,拓宽国际贸易空间,优化贸易结构。”王文介绍,该书围绕“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及长期发展,在借鉴吸收国际贸易、城市竞争力、空间经济学、地缘经济学等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大重阳 ‘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评价体系”概念,并提出新的国际贸易支点城市评价标准。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种方法,得出“一带一路”沿线国际贸易支点城市排名。
该书通过对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的缘起及古丝绸之路的追溯,提出“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排名体系:上海、北京、深圳、杭州、重庆为优势支点城市;珠海、义乌、张家港、太仓、佛山为潜力支点城市;乌鲁木齐、西安、喀什、昆明、兰州为战略城市。对于促进这些贸易支点城市建设有以下四点建议:一“以点带面”推动贸易畅通,逐步实现网络的密集化发展。一方面把建设“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考虑沿线各城市特点,综合考虑各省、各区域利益,促进产业升级的实现。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下,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或协调机制,科学研究、综合规划、有序推进。中央与地方协调推动,抓好重点城市。以文化、民间交流为先导,实现民心相通,减少与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的摩擦。二三类城市要协同发展,利用和巩固优势支点城市地位,有序形成一批面向高标准的创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破除潜力支点城市的制度瓶颈,加快行政体质改革,释放外贸潜力。扶持“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战略支点城市。统筹协调“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战略支点城市辐射带。三“一带一路”要以国际贸易支点城市建设为目标,城市建设方向要突出,要有层次地推进城市建设,还要推动国际企业孵化,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四支持“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口岸建设。据悉,该书是国内首本以“支点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该书主编团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2014年入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全球顶级智库前150位,是中国入围的七家智库之一和中国高校入围的两家之一。